路线纵坡的技术指标

39阅读模式

精选回答

路线纵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最大纵坡、最大坡长和最小坡长、合成纵坡、平均纵坡及最小纵坡等。

(1)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公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特别是在山岭区,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路线的长短、行车安全、使用质量、运输成本和工程造价。在进行纵坡设计时,应全面分析研究,以确定经济、合理的纵坡值。最大纵坡的确定主要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公路等级、自然因素,并要保证行车安全。当路线纵坡较大时,汽车采用低档爬坡,加速了零件的磨损,而且会使发动机过热,造成水箱开锅;在下坡时,制动次数较多,会因制动器过热失效造成事故。

(2)最小纵坡

对最大纵坡加以限制,并不是说纵坡越小越好。为了保证长路堑地段、设置边沟的低填方地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的排水,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应采用不小于0.3%的纵坡,当必须设计平坡或小于0.3%的纵坡时,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但干旱小雨地区不受此限制。

(3)最大坡长

进行纵断面设计时,两变坡点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坡长。坡长对车辆的运行质量和行车安全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纵坡大于5%的坡段过长时,汽车长时间采用低档爬坡或频繁制动下坡,都会对汽车造成过大损伤和安全隐患。坡长限制,是根据汽车动力性能来决定的。长距离的陡坡对汽车行驶不利。连续上坡,发动机过热影响机械效率,从而使行驶条件恶化,下坡则因刹车频繁而危及行车安全,因此,纵坡越陡,坡长越长,对行车的影响越大。​

(4)最小坡长

最小坡长限制主要是从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要求考虑。如果坡长过短,使变坡点增多,汽车行驶在连续起伏地段产生增重与减重的频繁变化,导致感觉不舒适,车速越高感觉越突出,而且路容美观、相邻两竖曲线的设置和纵断面的视距等也要求坡长不能太短。为使纵断面线形不至于因起伏频繁而呈锯齿形的状况,并便于平面线形的合理布设,应对纵坡的最小长度做出限制。

(5)合成坡度

公路在平曲线地段,若纵向有纵坡且横向有超高时,则最大坡度既不在纵坡方向上,也不在横坡方向上,而是在纵坡和横坡合成方向上,这时的最大坡度称为合成坡度,又叫流水线坡度。汽车在有合成坡度的地段行驶,若合成坡度过大,当车速过慢或汽车停在弯道上时,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的方向产生侧滑;同时若遇急弯陡坡,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方向冲出弯道之外而造成事故;此外,当合成坡度较大时,还会造成汽车倾斜、货物偏重,致使汽车倾倒。

(6)平均纵坡

平均纵坡是指某一路段的起、终点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以%计)​。平均纵坡是衡量路线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平均纵坡与坡道长度有关,还与相对高差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 01—2003)规定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或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m。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并注意,任意连续3 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5.5%。

 

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原则

在现代化公路施工中,工程量大小与施工工期是进行合理选择机械的重要依据。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工程量大、工期紧迫的工程,应当选用大型、先进的施工机械;而对于工程量小、工期要求...

选择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依据

合理选择施工机械的主要依据是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量和施工进度。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公路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时应采用大型机械和先进设备,而工程量较小时则应采用中...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要求

(1)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需要有严密的科学的施工组织与管理,需要有充足的燃料能源,要有附属设施和维修设备,良好的零配件供应及相应的运输条件,更需要具有一定业务专长的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 (2)为了确保...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特点

(1)能完成独特的施工任务 在现代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些工程或工序是人力所无法做到的,或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借助于施工机械才能按照设计要求去完成。 (2)能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 在公路工程施工中...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的意义

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是指通过合理地选择施工机械,科学地制订施工方案,精心地组织施工,以完成工程作业的全过程。公路工程机械化的度量可用机械化程度来表示。机械化程度=(利用机械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全部工程量...

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

公路路基土石方的施工作业主要包括开挖、运输、铺填、压实和修整等工作。有时为了提高挖土的效率,还要先进行松土。路基施工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1.人工和半机械化施工 人工和半机械化施工,主要是依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