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非工程措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逐步研究形成的防洪减灾的一种新概念。它是通过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调整洪水威胁地区的开发方式,加强防洪管理,以适应洪水的天然特性,减轻洪灾损失。节省防洪基建投资和工程维修管理费用。我国现阶段建成使用的非工程防洪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1.洪水预报和警报系统
在洪水到达之前,利用卫星、雷达、计算机收集到的实时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作出洪峰、洪量、洪水位、流速、到达时间、洪水历时等洪水特征的预报,及时提供给防汛指挥部门进行洪水调度,必要时对洪泛区发出警报,组织居民撤离,以减少洪灾损失。
2.防汛指挥调度通信系统
目前,国家已基本建成连接七大流域管理机构、21个重点省、市防汛指挥部的微波干线和微波站,并先后在长江荆江分洪区和洞庭湖区、黄河的三花(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和北金堤滞洪区、淮河正阳关以上蓄洪区等,建成了融防汛信息收集传输、水情预报、调度决策为一体的通信系统。
3.洪泛区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用以管理和约束洪泛区的建设与发展。按洪水危险程度和排洪要求,将不宜开发区和允许开发区严格划分开。允许开发区也根据可能淹没的几率规定一定用途,并通过政府颁布法令或条例进行管理,防止侵占行洪区,达到经济合理地利用洪泛区。同时,应限制洪泛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鼓励人口外流,限制人口内迁。
4.洪水保险和防洪基金
洪水保险,即对淹没几率不同的地区,对开发利用者强制收取不同保险费率,从经济上约束洪泛区的开发利用。我国自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以来,也开展了此项业务,在1981年四川大水,1991年上海大暴雨,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洪水等的善后处理中,起到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