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溢洪道常用的形式

10阅读模式

精选回答

1.正槽式溢洪道

它的泄水槽与堰上水流方向一致,故水流平顺,超泄能力大,结构简单,运用安全可靠,是一种采用最多的溢洪道形式。通常所称的河岸溢洪道即指这种溢洪道。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当枢纽附近有适宜的马鞍形垭口和有利的地质条件时,采用这种溢洪道最为合理。

2.侧槽式溢洪道

这种溢洪道的特点是水流过堰后约转90°弯经泄水槽流入下游。因而水流在侧槽中的紊动和撞击都很强烈,且距坝头较近,直接关系到大坝的安全。侧槽溢洪道适用于坝址两岸地势较高,岸坡较陡的中小型水库。

3.井式溢洪道

它由进水喇叭口、渐变段、竖井和泄水隧洞等部分组成。进水喇叭口是一个环形的溢流堰,水流过堰后,经竖井和泄水隧洞流入下游。泄水隧洞如能利用施工导流隧洞,则可使溢洪道的造价大为降低。井式溢洪道适用于岸坡较陡峻、地质条件好、地形条件适宜的情况。其缺点是水流条件复杂,超泄能力低。应用较少。

4.虹吸式溢洪道

由具有虹吸作用的曲管和淹没在上游水位以下的进口(又叫遮檐)所组成。在水库正常高水位以上设有通气孔,当上游水位超过正常高水位时,淹没通气孔,水流溢过曲管顶部经挑流坝下泄,虹吸作用发生而自动泄水。当水库水位下降至通气孔以下时,由于进入空气,虹吸作用自动停止。这种溢洪道的优点是可自动调节水位,缺点是构造复杂,超泄能力较小,且易堵塞,应用较少。

由于正槽溢洪道和侧槽溢洪道的整个流程是完全开敞的,故又称为开敞式溢洪道。而把井式溢洪道和虹吸式溢洪道叫作封闭式溢洪道。

 最后更新:2025-1-2

非常溢洪道按结构型式分类

非常溢洪道主要用于宣泄超过设计情况的洪水。当校核洪水、设计洪水和常年洪水差别较大,而又有适当的位置,为节省工程量及造价,也可设置非常溢洪道。非常溢洪道按结构型式可分为开敞式和自溃式。 开敞式非常溢洪道...

侧槽溢洪道的设计要点

侧槽溢洪道通常由控制段、侧槽、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和出水渠等部分组成。侧槽溢洪道的特点是溢流堰轴线大致顺着河岸等高线布置,水流过堰后即进入一条与堰轴线平行的侧槽内,然后再通过侧槽末端所接的泄水道泄往下游...

正槽式溢洪道设计要点

正槽式溢洪道一般由进水渠、控制段(溢流堰)​、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及出水渠五部分组成,其中中间三部分是必需的,其余两部分根据需要设置。 1.进水渠 进水渠的作用是将水库的水平顺地引至溢流堰前。设计原则是...

什么是河岸溢洪道

溢洪道是水库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之一,它承担着宣泄洪水,保护工程安全的重要作用。 溢洪道可以与拦河坝相结合,做成既能挡水又能泄水的溢流坝式(河床式溢洪道)​;也可以在坝体以外的河岸上修建溢洪道(河岸式溢...

非常溢洪道的常见形式

溢洪道是水库安全运行的保证,但它只在遇洪水时才启用。一般常遇洪水只需启用正常溢洪道。但当遇有超过设计标准的洪水时,正常溢洪道不能及时宣泄超标准洪水情况下,应启用非常溢洪道。由于超标准洪水出现机会极少,...

河岸溢洪道的位置选择

(1)地形条件。这是决定溢洪道形式和布置的主要因素。较理想的地形条件是,离大坝不远的库岸有通向下游的马鞍形山垭口,其高程在正常蓄水位附近,垭口后面有长度不大的冲沟直通原河道,出口离下游坝脚较远,这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