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路基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路基是在天然地面上填筑或开挖建成的。路基修建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当地质不良时,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从而发生滑塌、沉陷等病害,造成路基损害。
2、具有足够的强度
路基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路基抵抗变形的能力。为保证路基在外力及自重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的变化,路基会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与翻浆,应采取措施确保路基在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特点
路基作为一种较为复杂而特殊的土工复合结构物,它具有与桥梁和隧道等结构物不同于的特点。
(1)材料复杂。路基工程主要以土为材料,其力学性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土的成因、成分、颗粒大小、级配、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质就会明显不同,在计算路基变形和稳定性分析中所用的参数就会不同。
(2)路基受环境影响大。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中,很容易受到气候、水和四季温度变化的影响。如膨胀土路基干缩湿胀会引起边坡破坏;北方地区路基受寒冷气候的影响会引起冻胀;黄土路基由于经常性的雨水的影响而遭受潜蚀破坏;西北一些地区的路基容易受到风蚀、沙埋等。
(3)路基同时承受动、静荷载的作用。路基上的轨道荷载是静荷载,列车荷载是动荷载,属交通荷载,其特点为多次重复作用,它也是引起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用
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组成
路基工程作为单位工程,包括路基土石方工程、排水工程、防护支挡工程、防护工程、支挡工程等分部工程。
1. 路基本体
路基是在天然地面表面按照路线位置和设计断面的要求填筑或开挖形成的岩土结构物。路基横断面一般有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3 种基本形式。
2. 排水设施
路基工程排水设施分为两类,分别是地表排水设施和地下排水设施。其中地表排水设施主要有路堑和路堤边沟、截水沟、急流槽、排水沟等类型。地下排水设施主要有盲沟、暗沟、渗沟、渗井、仰式排水斜孔等。
3. 防护设施
根据防护的目的或重点不同,路基防护一般可分为坡面防护和冲刷防护两类。坡面防护主要是保护路基边坡坡面。冲刷防护可采用直接防护也可采用间接防护,或两种方式组合使用。
4. 加固工程
公路的修建改变了地层原来的受力状态,可导致公路边坡滑动,因此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挡和加固。常见的加固工程主要包括各种重力式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锚杆(索)加固、抗滑桩及桩板墙等各种支挡结构。
5. 附属设施
同路基工程有关的附属设施,除排水及防护与加固工程外,还有护坡道、碎落台、堆料坪及错车道等。特殊地区的路基工程,相应还有一些特定的附属设施,例如多年冻土地区的保温护道和护脚、沙漠地区的阻沙障和聚风板、雪害地区的防雪林和防雪栅、泥石流路段的拦渣坝和停淤场,以及翻浆地区或盐渍土地段等地的保温防水隔离层。
6. 特殊路基
因修建公路路基工程,原有的自然平衡条件被打破(原有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修筑的条件要求、边坡过陡、地基承载力过低、地面下伏空洞等),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除要按一般路基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外,还要针对特殊问题进行研究,做出处理。特殊路基主要有:
(1)滑坡地段路基、崩塌与岩堆地段路基、泥石流地区路基。
(2)岩溶地区路基、采空区路基。
(3)湿黏土路基、软土地区路基、红黏土地区路基、膨胀土地区路基、黄土地区路基、盐渍土地区路基、风积沙及沙漠地区路基。
(4)季节性冻土地区路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涎流冰地区路基、雪害地区路基。
(5)水库地区路基、滨海地区路基等。
施工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四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
八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及晾晒→机械碾压→检查签证→路基整修。
3600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3600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3600百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