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压延法土工膜可分为单层聚氯乙烯土工膜、双层聚氯乙烯复合土工膜及夹网聚氯乙烯复合土工膜。
原理
压延法土工膜的制造原理是:利用高聚物PVC的可塑性,加入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颜料等助剂,用机械搅拌方法先将其配制成混合均匀的粉料,再对粉料进行加温、加压,在高剪切力下使其混炼、塑化,然后将塑化好的物料进入一组辊筒间隙,形成连续的片状材料,即单层PVC压延土工膜。
单层PVC压延土工膜与单层PVC压延土工膜经热复合机加热压合便制成双层PVC复合土工膜。
单层PVC压延土工膜+布基(加强网)+单层PVC压延土工膜,经热复合机加热压合便制成夹网PVC土工膜。
性能
压延法土工膜一般性能,是指《GB/T 17688—1999土工合成材料聚氯乙烯土工膜》规定的技术要求。
①单层和双层聚氯乙烯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 项目 | 指标 | |
1 | 密度(g/cm) | 1.25~1.35 | |
2 | 拉伸强度 | ≥15/13 | |
3 | 断裂伸长率 | ≥220/200 | |
4 | 撕裂强度 | ≥40 | |
5 | 低温弯折性(-20℃) | 无裂纹 | |
6 | 尺寸变化率 | ≤5 | |
7 | 耐静水压 | 按表3-2-7、表3-2-8 | |
8 | 渗透系数 | ≤10-11 | |
9 | 透气系数 | 按设计或合同规定 | |
10 | 热老化处理 | 外观 | 无气泡、不黏接、无孔 |
拉伸强度相对变化率(纵横)/% | ≤25 | ||
断裂伸长率相对变化率(纵/横)/% | ≤25 | ||
低温弯折性 | 无裂纹 |
②单层聚氯乙烯土工膜耐静水压规定值
项目 | 指标 | ||||
膜材厚度/mm | 0.3 | 0.5 | 0.8 | 1 | 1.5 |
耐静水压/MPa≥ | 0.5 | 0.8 | 0.8 | 1 | 1.5 |
③双层聚氯乙烯复合土工膜耐静水压规定值
项目 | 指标 | ||||
膜材厚度/mm | 0.6 | 0.8 | 1 | 1.5 | 2 |
耐静水压/MPa≥ | 0.5 | 0.8 | 1 | 1.5 | 1.5 |
④夹网聚氯乙烯复合土工膜的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 项目 | 指标 | |
1 | 密度(g/cm3) | 1.20~1.30 | |
2 | 断裂强度 | 0.5~2.0 | |
3 | 低温弯折性(-20℃) | 无裂纹 | |
4 | 尺寸变化率 | ≤5 | |
5 | 撕裂负荷 | ≥80 | |
6 | 耐静水压/MPa | 按表3-2-5 | |
7 | CBR顶破强力 | 按设计或合同规定 | |
8 | 渗透系数 | ≤10-11 | |
9 | 透气系数 | 按设计或合同规定 | |
10 | 热老化处理 | 外观 | 无气泡、不黏接、无孔 |
断裂强度相对变化率(纵/横) | ≤25 | ||
低温弯折性(-20℃) | 无裂纹 |
⑤夹网聚氯乙烯复合土工膜耐静水压规定值
项目 | 指标 | ||||
膜材厚度/mm | 0.5 | 0.8 | 1 | 1.5 | 2 |
耐静水压/MPa≥ | 0.5 | 0.8 | 1 | 1.5 | 1.5 |
发展史
压延土工膜的发展与塑料薄膜发展有关。
1892年,英国化学家发明了铜氨纤维素膜。
1909年,醋酸纤维素膜的出现取代了原来硝酸纤维素膜的地位。直至20世纪50年代初,改性纤维素膜一直统治着市场。
20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挤出、压延等加工方法的出现和发展,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大量新品种薄膜相继发展起来,不仅取代了改性纤维素的大部分市场,而且大大扩展了塑料薄膜的应用领域。
20世纪60年代中期,聚氯乙烯压延土工膜首先应用于渠道防渗力面。较早的工程有河南人民胜利渠、陕西人民引渭渠、北京东北旺灌区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应用较厚的土工膜。1986年河北省在乱木水库使用了0.8mm的聚氯乙烯压延土工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