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碾压混凝土坝的坝体结构型式根据防渗措施不同大致可归纳为2种。
(1)坝面常态混凝土防渗型。仅将碾压混凝土用于坝体内部,而在坝体的上、下游面和坝顶(包括闸墩、溢流面)以及靠近基岩面浇筑3m左右的常态混凝土作为防渗层、保护层和垫层,形成所谓“金包银”式。日本的RCD都属这种类型。坝体设横缝,横缝迎水面的止水和坝体排水管均设在常态混凝土内,碾压混凝土部分的横缝,在碾压前或碾压后凝固前用振动切缝机造成。横缝中间用聚氯乙烯板充填或白铁皮插入。这种类型基本上是从常态混凝土坝演变而来,其防渗、防裂、防冻性能较好,但水泥用量多,施工干扰大,对缩短工期、降低造价的效果较差。日本的岛地川坝、玉川坝等属这种类型。
(2)坝体碾压混凝土防渗型。利用常态混凝土预制模板兼作坝面保护层或用滑动模板在内侧浇筑0.3~0.6m厚的薄常态混凝土以辅助防渗,坝体内部采用高胶碾压混凝土。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建造速度快,但防渗、抗裂性能稍差。美国的柳溪(Willow Creek)坝、中福克(Middle Fork)坝、上静水(Upper Stillwater)坝等属于这种形式。
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尚处于发展之中,随着世界筑坝技术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