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城市绿地的耗水问题

7阅读模式

面对长时间旱季和强蒸发量的挑战,西北地区的水分稀缺程度和蒸散损耗都远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城市绿地耗水问题十分严峻。研究表明,西北地区单位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其单位面积灌溉水量却是水量丰沛地区的3~4倍;城市园林绿地灌溉养护耗水量巨大,且在城市总水资源量中占比较高。虽然城市绿地作为实现城市水环境优化的最佳介质和城市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建设中并未充分考量绿地的滞蓄功能以收集、存储和利用雨水,徒使大量雨水通过城市管网排放,其滞蓄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针对西北地区城市绿地的耗水问题与滞蓄需求,绿地建设不应以水资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绿化场地在发挥雨洪滞蓄效能的基础上,协调城市绿地耗水问题是西北地域性城市水绿耦合的重要内容。绿化场地的滞蓄水量由土壤蓄水和植被林冠截留共同决定,其植物需水量主要受植物种类、密度、土壤温湿度和小气候等因素影响,且随植物生长季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基于水绿耦合的城市绿地建设模式,绿地根据其功能定位和位置分布,具有不同的滞蓄需求以及耗水特点。此外,由于植物种类、种植密度以及小气候和土壤生境条件的不同,导致绿化场地的滞蓄水量和需水量差异显著。因此,基于滞蓄效能和耗水量特点对绿化场地进行类型划分和指标控制,并进一步通过地形设计、植物种植以及土壤改良等方式优化绿地的滞蓄效能,进而降低绿化养护耗水是实现西北地区城市水绿耦合的重要途径。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