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用协同”绿地的植物种植

16阅读模式

1、植被选配

为确保设施绿地的调蓄效能及植物生长需求,设施绿地选取植物类型以灌木与草本等地被植物为主,依据功能及景观需求将植被结构类型划分为功能主导型与景观主导型,其中,功能主导型地被植物配植按功能目标不同,分为径流污染控制型和雨水径流收集渗透型,而在植物选取上应选择具有促渗功能的、奈冲刷性强的地被植物,宜采用灌木+草本的组合。生物滞留设施入水口附近等冲刷强度较大的区域,宜采用交错布局的“品”字形种植方式种植地被植物,最外层植物宜垂直于水流方向配置。

2、栽植土持水能力技术

土壤密度、孔隙度、紧实度等物理性质,影响土壤的持水和渗水能力,也是水绿耦合系统能否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和华东部分地区广泛分布黄土,具有结构强度大、非饱和大孔隙及水敏感性强等特点,部分黄土在一定压力下遇水浸湿甚至增湿后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的特性,该特性对项目建设提出了巨大挑战。对设施绿地而言,首先要基于场地建设安全性考虑,依据黄土边坡工程设计要点,设计计算中必须正确解决黄土边坡工程在其坡比、坡高、坡型之间的整体合理配合问题对;其次,应根据生物滞留设施内土壤的含水率和紧实度进行分区,以确定地被植物的种类选择与配植方式。此外,对下凹蓄水空间可进行适时适量的土壤换填,适宜的沙质土壤蓄水能力要明显优于黏土,既能保证其良好的渗透性能,又能保证雨水能够快速吸收储存,为植物生长提供水分和养分,同时,西北地区添加土壤覆盖物亦可以强化设施绿地的滞蓄效能。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