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处理技术中,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形成的3mm-5mm厚封层,能将基层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由3.0MPa提升至3.6MPa-3.9MPa。究其原因,在于乳化沥青形成的薄膜将基层表面孔隙封闭,降低了水分对材料内部结构的破坏程度,进而维持了材料的整体性与抗压能力。微表处技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和水等为原料,生成1.5mm-2.5mm厚的封层。在重载交通路段,经此技术处理后的路面,一年内车辙深度相较于未处理路段减少了5mm-8mm,这充分显示出路面的抗压变形能力有所提升。从微观层面而言,微表处封层与原路面紧密相连,填充了表面孔隙,强化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得以有效抵御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硅烷类防护涂层会在混凝土表面生成一层5μm-10μm厚的保护膜,能有效阻拦氯离子、水分等侵蚀介质的侵入。在海洋环境下,经硅烷涂层处理的C40混凝土试件,浸泡2年后抗压强度从40MPa降至32MPa-35MPa,而未处理试件抗压强度降至25MPa-28MPa,这表明硅烷涂层处理可有效降低抗压强度损失。表面机械处理技术中的抛丸处理,能够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增大表面粗糙度,提升后续黏结层的黏结强度。在桥面铺装工程里,对混凝土桥面板进行抛丸处理,使铺装层与桥面板间的黏结强度从1.5MPa提高到2.0MPa-2.3MPa,增强了铺装结构的整体抗压性能,保障了桥梁的安全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