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抗浮设计的锚杆法

7阅读模式

浮锚杆主要是由锚杆、锚具、锚固体三大部分组成。这种方法通过利用杆体和周边土层的粘结摩擦力来抵抗水浮力。普通锚杆和预应力锚杆是工程中较为常见的抗拔锚杆类型,一般可采用集中点位布置或均匀满堂布置。在实际工程中,抗拔锚杆更适合应用于地下室底板下土质较好或距离岩层较近的场地条件。相较于抗拔桩,抗拔锚杆可布置在跨内,尤其适用于因柱跨过大导致局部抗浮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因为抗拔锚杆在拉压往复受力的状态下容易失效,所以抗拔锚杆应避免布置在柱下,以免抗拔锚杆受压。

抗浮锚杆的主要优势如下。在同样水浮力作用下,抗浮锚杆的布置间距较小,较抗浮桩的底板受到的剪力与弯矩更小,因此不用加大底板板厚,相应的埋深也会变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水浮力有所减少。其次,锚杆的成孔直径小,施工工艺较抗拔桩简单,有利于缩短工期。

广告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