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农作物的灌溉制度是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及灌水技术等条件,为作物高产及节约用水而制定的适时适量的灌水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一次灌水在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灌水量,灌溉定额是指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要求情况下制定的灌溉制度。灌溉工程一般按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当灌溉水源充足时,也按照这种灌溉制度来进行灌水。灌溉制度可根据水量平衡原理、灌溉试验资料或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来制定。旱作物依靠主要根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只有主要根系吸水的土层中储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土壤的水、气、热状况才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需要。用水量平衡原理制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就是以作物主要根系吸水层为灌水时的土壤计划湿润层,用水量平衡原理分析计算其储水量的变化情况,按照适合作物生长需要的储水量条件,来确定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
2.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
在缺水地区或时期,由于可供灌溉的水资源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要求,从而只能实施非充分灌溉,在此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称非充分灌溉制度。非充分灌溉是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时也称为不充足灌溉或经济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