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的筑坝材料

10阅读模式

精选回答

1.均质坝

均质坝常用砂质黏土和壤土作为筑坝材料,要求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10-4cm/s,粒径小于0.005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40%,一般为10%~30%,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5%,可溶盐含量不大于3%。

2.防渗体

防渗体要求土料的渗透系数不大于1×10-5cm/s,与坝壳材料的渗透系数之比不大于1/1000,有机质含量(按质量计)不大于1%,可溶盐含量不大于3%。用于填筑防渗体的砾石,粒径大于5mm的颗粒含量不宜超过50%,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0mm或铺筑厚度的2/3,0.075mm以下的颗粒含量不应小于15%。填筑时不得发生粗骨料集中架空现象。

3.坝壳材料

坝壳填料应使坝体具有足够的稳定性、较高的强度、并具有良好的排水性。砂、砾石、卵石、漂石、碎石等无黏性土料,料场开采的石料、开挖的石渣料,均可作为坝壳填料。均匀的中砂、细砂和粉砂,不均匀系数Cu=1.5~2.6时,极易发生液化破坏。因此,只可用于中低坝坝壳的干燥区,不宜用于地震区域的坝。

4.排水体

排水体应采用具有较高抗压强度,良好抗水性、抗冻性和抗风化性的块石。块石料重度应大于22kN/m3,岩石孔隙率不应大于3%,吸水率(按孔隙体积比)不应大于0.8,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应小于30MPa,软化系数不应大于0.75~0.85。

 

土石坝与地基、岸坡的连接

土石坝与地基的接触面,容易发生集中渗流而造成渗透破坏。因此,对于均质坝,当坝体与土基连接时,应在坝基开挖齿槽,回填坝体土料。齿槽深度不小于1.0m,槽宽2~3m,接合槽沿接触面增加的渗径长度,应为坝底...

土石坝细砂及软弱土基的处理

(1)细砂地基。细砂和可能产生液化地基的处理,可采用挖除、人工加密、围封等工程措施。对表层或较浅的细砂层,可采用挖除的方法;当砂层较厚挖除有困难时,可采取爆炸压实、夯击压实、振动水冲等方法进行人工加密...

土石坝砂砾石地基的处理

砂砾石地基的处理主要是控制渗流,其处理原则“上堵下排”​。 防渗措施主要有:黏土截水槽、混凝土防渗墙、灌浆帷幕、水平黏土铺盖等;排水减压设施有:排水沟、减压井、透水盖重等。 (1)黏土截水槽。截水槽是...

土石坝的填筑标准

(1)对不含砾石或砾石含量很少的黏性土料,以压实干容重作为设计标准,等于击实试验的最大干容重乘以压实度。对于1级坝和高坝,压实度为0.98~1.00;对于2、3级坝和中坝,压实度为0.96~0.98。...

土石坝滑裂面的形状

由于坝体结构、坝基地质及工作条件不同,土石坝可能出现滑裂面形状也不同,一般滑裂面可归纳为圆弧形、直线或折线形、复合形几种。 (1)圆弧滑裂面。当滑裂面通过黏性土的坝体或坝基时,滑裂面的形状呈一个上陡下...

土石坝的渗透变形

土体由于渗透的作用而出现的破坏称为渗透变形。渗透变形有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土等四种型式。实际工程中发生的渗透变形主要是管涌和流土。 管涌是指在一定水力坡降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土坝中的细颗粒土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