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设计全工地性的施工总平面图时,首先应从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等进入工地的运输方式入手。当材料等由公路运入工地时,由于汽车线路可以灵活布置,因此,亦可先布置场内仓库和加工厂,然后再布置场外交通道路的引入。
①运输路线的布置。主要材料进入工地的方式不外乎铁路、公路和水路。当由铁路运输时,需根据建筑总平面图中永久性铁路线,布置主要运输干线,引入时应注意铁路的转弯半径和竖向设计。当由水路运输时,应考虑码头的吞吐能力,码头数量一般不少于两个,其宽度应大于2.5m。
②仓库的布置。材料由铁路运入工地时,仓库可沿铁路线布置,但应有足够的卸货场地。材料由汽车运入工地时,仓库布置较灵活,此时应考虑尽量利用永久性仓库。仓库位置距各使用地点要比较适中,以使运输工作量(t·km)尽可能小。一般仓库应邻近公路和施工地区布置;钢筋、木材仓库应布置在加工厂附近,水泥库、砂石场则布置在搅拌站附近,油库、氧气站、危险品库宜布置在僻静、安全之处。
③加工厂的布置。建设工程一般设有混凝土、木材、钢筋和金属结构等加工厂。布置这些加工厂时,主要考虑原材料运至工厂和成品、半成品运往使用地点的总运输费用最小,还应使加工厂的生产与工程施工互不干扰。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加工厂集中在一个地区,布置在工地的边缘。这样,既便于管理,又能降低铺设道路、动力管线及给水排水管道的费用。
④工地供水的布置。工地上临时供水包括三方面,即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布置时,应尽量利用永久性给水系统。工地上给水系统有明管与暗管两种,一般采用暗管。暗管布置应与场地平整统一规划。临时水池应设在地势较高处,临时排水干管沿主要干道布置。布置方式通常有环形和树枝状两种。究竟采用何种方式,主要由单位工程使用点的情况及供水需要而定。过冬的临时管道,要加设防冻保温措施。消防站一般布置在工地的出入口附近,沿道路设置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100m,距路边缘不应大于2m。
⑤工地供电的布置。关于电源,应尽量利用施工现场附近原有变电所。如在新辟地区施工,则应考虑临时供电设施。如工地附近现有电源满足要求,则仅需在建筑工地上设立变电所和变压器,将外来高压电降为低压电。另外,由于受供电半径的限制,在大型工地上,往往需设多个变电所。临时输电干线沿主要干道布置成环形线路。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布置并不能截然分开,而应相互结合,统一考虑,反复修正,直到合理。当有几个布置方案时,应进行方案比较,从中择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