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20世纪中叶,欧洲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建筑受损严重,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非常大。为解决房荒问题,欧洲的一些国家采用了工业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工业化住宅逐渐发展成熟,并延续至今。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最早起源于英国,Lascell进行了是否可以在结构承重的骨架上安装预制混凝土墙板的构想,装配式建筑技术开始发展。1875年英国的首项装配式技术专利,1920年美国的预制砖工法、混凝土“阿利制法”(Earley Process)等,都是早期的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这些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建筑中的非结构构件,比如用人造石代替天然石材或者砖瓦陶瓷材料等。由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的是工业化的生产模式,受到现代工业社会的青睐。此后,由于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力减少,且战时破坏急需快速大量修建房屋,这一工业化的生产结构更加受到欢迎,应用在了住宅、办公楼及公共建筑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用装配式方式建造了大量的住宅,形成了一批完整的、标准的、系列化的住宅体系,并在标准设计的基础上生成了大量工法。日本于1955年设立了“日本住宅公团”,以它为主导,开始向社会大规模地提供住宅,2000年以后,全日本装配式住宅真正意义上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和应用,施工技术也逐步得到了优化和发展,并延续至今。目前德国推广装配式产品技术、推行环保节能的绿色装配已有较成熟的经历,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绿色装配及其产品技术体系,其公共建筑、商业建筑、集合住宅项目大都因地制宜,采取现浇与预制构件混合建造体系,通过策划、设计、施工各个环节精细化优化寻求项目的个性化、经济性、功能性和生态环保性能的综合平衡。德国装配式住宅与建筑目前主要采用双皮墙体系、T梁、双T板体系、预应力空心楼板体系及框架结构体系等。在混凝土墙体中,双皮墙占比70%左右,是一种抗震性能非常好的结构体系,在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用混凝土楼板,主要采用叠合板和叠合空心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