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回答
丁坝由土坝体、护坡和护根组成。
1)土坝体是坝的主体,一般由壤土筑成。当不得已用砂性土料填筑时,一定要用黏性大的土包边盖顶,厚度一般为0.5~1.0 m,在不进行裹护的地方,边坡采用1:2,在进行裹护的地方,其边坡采用护坡断面的内坡值。土坝体顶宽一般为10~14 m,坝高由设计水位及超高决定。
2)护坡是为了保护土坝体,用抗冲材料将可能被水流淘刷的坝坡裹护起来。
①乱石护坡:这是采用最多的形式,它是在已修好的土坝体外,按设计断面抛堆块石而成。这种形式护坡缓,坝坡稳定性好,能适应基础变形,险情易于暴露,便于抢护,施工简单,但坝面粗糙,需经常维修加固。
②扣石护坡:它是用石料在坡面随坡砌筑或扣筑而成。这种形式护坡坡度较缓,坝体稳定性好,抗冲能力强,用料较省,水流阻力小,但对基础要求高,一旦出险抢护困难,施工技术要求高。
③重力式砌石坝:它是用石料砌垒而成的实体挡土墙,凭借本身的重量承受坝体的土压力和抵抗水流的冲刷。其主要优点是坡度陡,易于抛石护根,坝面平整,抗冲能力强,砌筑严密,整齐美观,但对基础的承载能力要求高,坝体大,用料多,施工技术复杂。
3)护根是为了防止河床冲刷,维持护坡的稳定而在护坡以下修建的基础工程。由于护根的主要材料是石料,习惯上称为根石。